• 首页
  • 排列三出号走势图彩吧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新闻动态

    你的位置:排列三出号走势图彩吧 > 新闻动态 > 英国学者马丁:中国不是在崛起,而是在复兴,它只是要回到原本属于自己的位置!_西方_文明_国家

    英国学者马丁:中国不是在崛起,而是在复兴,它只是要回到原本属于自己的位置!_西方_文明_国家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6-26 05:36    点击次数:184

    “中国不是在崛起,而是在复兴,它只是要回到原本属于自己的位置”。英国学者马丁·雅克在一次演讲中的对他的观众说。

    近年来,不少西方学者习惯用“崛起”来描述中国,但是马丁·雅克却站在历史的角度,来描述他心目中的中国。

    马丁曾在《当中国统治世界》中分析称,西方帝国衰落后往往灰飞烟灭,比如曾经的罗马、奥斯曼、大英帝国,基本都是在辉煌后永久退场或者衰弱。

    而中国历经秦、汉、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多个王朝更迭,每次衰落后都会孕育出下一次复兴的种子。

    “中国是一个文明,却伪装成了一个国家的存在。”雅克的这句论断揭示了中国与西方国家本质上的差异。

    展开剩余75%

    中华文明五千年从未断裂,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的独特存在。

    数千年以来,这片土地上的人类文化一脉相承,从炎黄到夏商周,再到秦汉唐宋明清,每个朝代都自视为“华夏正统”。

    雅克曾用一个非常精妙的对比来说明东西方的差异。

    日本明治维新是从封建穷国到强国的“崛起”,而中国在明清之前始终是世界强国。

    近代衰落只是千百年轮回中的一次低谷,百年之后,中国再次迎来了“复兴”。

    这种复兴的底气来自于独特的文明。

    不同于西方“平行且互不相容”的民族宗教观,千百年来的大融合,让中国形成了“多元一体”的文明格局。

    从秦始皇“书同文、车同轨”开始,“大一统”始终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执念。

    我国历史上有几次关键发展期,结果都是多元文化与民族的大融合。

    我们的这种包容力也让中华文明难以轻易被外来文化侵蚀,即使有,最后也是被我们吸纳融合。

    只要在华夏大地上,没有一个民族能够逃脱这种规律。

    不过,中华文明的延续之路并没有那么顺利。

    清朝时期,统治者们开始推行文化畸形政策,坚持闭关锁国时,中国科技文化正是在这个被西方远远甩在了身后。

    鸦片战争后的百年间,列强瓜分国土、掠夺珍宝,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,中华文明面临了“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”。

    但是在最黑暗的时刻,文明的火种再度燃起。

    百年前南湖红船上的那抹灯光,最终照亮了民族复兴的道路。

    1949年毛主席宣告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”的时候,标志着一个国家的重生,一个古老文明的复苏。

    马丁·雅克特别强调了中国模式的独特性。

    与西方政党轮替带来的政策摇摆不同,中国形成了独特的“战略定力”。

    在脱贫攻坚战中,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,近1亿人脱贫,这种举国体制的效率让世界惊叹。

    2025年的全球经济版图上,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,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,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升至5.2%。

    这些数字背后,就是马丁说的“向心力”在发挥作用。

    比如在非洲,我们援建的蒙内铁路让肯尼亚GDP增长了1.5%;在拉美,中国可以投资助力巴西成为全球最大铁矿石出口国。

    我们的这种影响力不是强加于人,而是基于“和而不同”的智慧。

    就像当年郑和下西洋时带去的是丝绸、瓷器、茶叶,今天也有,只不过我们的“一带一路”带来的是高铁、5G和清洁能源。

    当某些国家仍然热衷于搞“小圈子”时,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,正在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。

    发布于:江苏省